小麥發黃,看紅四方專家分析! ——以河南太康縣東部局部小麥為例
目前冬小麥已經開始出苗,許多地塊已經出齊,但是有的農戶發現有的小麥剛出苗沒多久就開始發黃,又細又弱,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前一段時間農化服務中心接到河南省太康縣曹樓村農戶反映小麥發黃的情況,立即聯系當地農技專家們來到現場進行診斷。
通過與幾位農戶的溝通中了解到,當地前茬作物是玉米,秸稈還田,種子和化肥施用量都較大。了解到以上基本情況后向農戶闡述了引起麥苗發黃的原因可能是以下幾種:
1.地下害蟲危害:蠐螬、金針蟲、螻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蟲。這些地下害蟲主要危害小麥的根莖,如果防治不徹底,小麥出苗前后,就會危害小麥的幼苗,造成麥苗發黃。
2.土傳病害:小麥土傳病害有很多,苗期最容易發生的病害有全蝕病、紋枯病、根腐病等地下病害,這些病害主要危害幼苗的根莖,也容易造成麥苗發黃。
3.播種太深:小麥適宜的播種深度一般在3-4厘米,如果播種過深,幼苗在出土過程中,種子在出苗時就會消耗大量的營養,如果自身營養消耗太多,就沒法輸送足夠的養分給莖葉正常生長、無法正常的養分合成足夠的葉綠素,造成麥苗出苗后營養不良,葉片瘦弱,莖稈細長纖弱。
4.土壤墑情差:小麥在播種前,大量秸稈還田,大量沒有腐熟的秸稈留在土壤內,造成根系在生長過程中,出現懸空,無法獲得足夠的水分和養分,也會造成麥苗發黃。
通過實地查看,拔出根部會發現生長正常的小麥根部距地面3-4厘米,根部發育正常且須根較多,而發黃的麥苗根部主根長度距地面大7厘米左右,幾乎沒有須根,所以造成麥苗發黃的主要原因是播種太深,幼苗生長弱,莖葉光合作用差,出現剛出土的麥苗發黃。
技術專家向農戶詳細介紹了種子播種過深的危害,種子播種過深,小麥在出土前需要消耗大量的自身營養,莖也會長得比較長,就容易形成地中莖。造成麥苗葉片和莖又細又弱,會大大影響冬前小麥養分的積累,甚至影響到小麥分蘗,如果冬季雨水較少,土壤干旱比較嚴重的話,麥苗吸收不到足夠的水分,麥苗就很容易發生凍害,出現死棵爛苗。成苗率大大降低,最后導致減產?,F在要注意保水保肥,當前的小麥還會進行二次生根,可以進行多分蘗。對于播種過深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補救:
一是進行播后鎮壓,如果是因為播種太深,造成麥苗發黃,這個時候可進行適當地鎮壓,鎮壓后,土壤的保水保肥性就會好很多。經過鎮壓的麥苗,會在分蘗的地方進行二次生根,可以促進多分蘗。
二是噴施葉面肥,在入冬前,可用磷酸二氫鉀+蕓苔素內脂兌水30公斤均勻噴霧,可快速補充葉面營養,提高葉片光合作用能力,弱苗也會慢慢變成壯苗。
相關資訊
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非洲菊施肥管理技術
- 種好蠶豆用紅四方
- 小麥發黃,看紅四方專家分析! ——以河南太康縣東部局部小麥為例
- 紅四方復合肥讓冬小麥種植苗情好
- 紅四方施肥套餐讓馬蹄味美汁多產量高
- 玉樹用什么肥料比較好
- 種洋蔥用什么復合肥好?讓效果見證品質
- 磷酸二氫鉀適合哪些花
- “藤本皇后”鐵線蓮如何養護?用什么肥料好?
- 蓬萊松用什么肥料?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